爱新觉罗米

UX设计师,工作过的地方:
阿里淘宝UED、腾讯ISUX设计中心、猎豹CMUX设计中心、美团点评UED

喜欢旅行,走过10个国家,国内16个省
喜欢书法、红楼梦、文物、古典艺术
目前在筹备一本生活方式独立杂志
——————
设计公众号:MonoFlow生活

一些转变 一点鸡汤

已经很久没有写过东西了,最近的很长一段时间,生活和工作都在经历着巨变,在这些变化中,试图想抓住一些片段和火花,可是真要细究起来又觉得理解不深,随随便便的水一篇出来又没什么意思。不过这个宁静的周六,在做完整个房间清理之后,觉得内心很平静,有一些想要表达的冲动。而内在的原因,应该是受到了几位设计师的影响:

一个是受到最近一位朋友的发的动态所启发,他说,人最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不是职位高低,也不是收入多少,而是自己的天赋有没有被充分的发挥出来。这位朋友自己喜欢拍照,所以也就开始每天都认真的拍一张照片,体会这种日渐踏实的小收获。这件事让我在反思,很多时候我们在不断的纠结于自己所获得的标签,尤其是在这个焦躁的互联网时代,尤其是我们这些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,生活中充斥着一系列新的概念,新的浪潮总像风,抓也抓不住,工作的产出是虚拟的,一天下来,经过了数次讨论、PK,我们这一天创造了什么价值呢?很难衡量,不像传统行业的劳动者,比如木匠,一天做出了一只木碗,或是服务者,比如修理工,一天修好了一台器械,都是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成就感。而自己的工作日常中,设计了一个界面、提出了一条设计建议、分析了一个竞品,这些零零散散的付出,到落地为可见的产品,中间有一个过程,这个过程中,又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,把这份工作的价值冲淡了,最终给到用户端,他们收获了什么?又该如何衡量?

想到这些,不免心中会产生不踏实感。再更深入的看,就我个人而言,我真正擅长什么?有没有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天赋?有没有耽误了自己的年华呢?写作是我有一点点兴趣的,通过一些反馈,似乎也会偶尔会有一些点启发到别人,那么我就没事写一写,做一点输出,也算是避免耽误了自己吧~

另一个启发自己的人,是一位专注在服务领域的善于思考的人,最近在看他的一本书,其实是一本日记的集合,每篇也就短短二三百字,记录一些思考的火花和小例子,然而量变引起质变,这些内容贯穿在一起,也能成就一个系统的关于服务设计的方法集。所以,也许未必什么事情都非得要自上而下,一层层的谋划、构建,说不定从小处着手,日渐积累,也能成就一些令人惊喜的结果。我很久没有再输出什么,主要原因就是内心的完美主义在作祟,总觉得对某个话题自己没有系统的思考和了解,就不应该落成一篇零碎让别人看到,然而换个角度想想,我又不是什么大师,怎么可能对事物有完全准确的了解呢?认识是逐步进化的,就算是一时不够完整、不完全准确、不那么精彩,但是只要尽力的思考一点,去表达,至少我自己一定会有收获,如何能多多少少提供一点帮助或是共鸣,那就更好了。

还有一位,是一个很有才气的视觉设计师,一起聊到她自己最近独立设计、策划、经营的文具店,看到她开心、有成就感的样子,让人为之欣喜。目前自己从毕业到现在,刚好满六年整。这六年中,接触了很多人和事,还有各种不同类型、不同境遇、起起落落的设计项目。有时候,思想会变得复杂,不知不觉会遗忘设计的初心,忽略设计本身带给我的快乐。作为一个设计师,总是期望自己的作品带给别人幸福感和满意度,但是,我有没有足够重视自己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呢?我有没有好好的为自己设计一下生活,努力的讨好自己呢?有句话说,有品位的生活,来源于把自己需求、喜好、心情放在第一位。是啊,人活在世上,最重要的是谁?不是父母、不是朋友、不是恋人、而是自己。忽略自己的内心、委曲求全,换取一些虚妄的所得,是愚蠢的。明年就三十岁了,我希望自己更早一些把人生活明白。

缕一缕上半年工作中的变化吧,应该说是比较剧烈的变化了,所做的项目和以往有很大不同,前几年一直做工具、社交类的应用,而从去年开始切换到智能硬件、机器人相关的项目。设计过程中,过往的一些熟悉的APP设计流程、方法、知识都不再适用了,与此同时,目标用户也从海量的年轻大众群体转变为儿童、B端企业等更加细分的人群。过去会更加关注海量数据的变化,来推导设计的改进方向,而对于硬件项目,不再有『小步快速迭代—收集数据反馈—优化』这样的循环,而是需要更直接的面对用户、在需求上挖掘的更深,并用精品设计的思维去做事情。不能再寄希望于先做一部分,后面再慢慢优化,而是要尽可能的在整体系统下,把当下任务设计到最优效果,因为硬件产品不像软件一样,可以频繁的更新迭代,消费者购买是一锤子的买卖,所以做一次就要尽可能的做到位。

随着项目性质的变化,设计的对象也不再相同,从APP UI的有形界面,扩展到更广义的设计,包括语音对话UI、整体服务体验、与硬件相关的多模态设计等等。这些新的领域中,可参考的设计规范很少,即使偶尔有一些国外谷歌、亚马逊之类的公司有一些设计文档可借鉴,但是如何让这些规范被团队所知、所认可、所复用,又是一个问题。在这个过程中,团队的设计师们也在快速转变思维,我们的设计产出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有趣的形式,包括对话设计、故事版情景设计、软硬件结合多模态设计、人物设计等形式。然而这些尝试都好似在迷雾中摸索,我们尽力的学习、探索,却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否完全是对的,是否执行的过程中有疏漏或是错误。

在这些转变中,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半年,过程还是很开心的,因为自己比较幸运的在一个很好的team中,和一些单纯、热情、气味相投的人一起合作。而这个月,在机缘巧合下,离开了呆了4年整的团队和公司,充满了不舍,目前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,比较繁忙,还在适应当中,期望也会有好的收获和经历吧~


评论(4)
热度(1)

© 爱新觉罗米 | Powered by LOFTER